封伟民:从传统石湾陶艺中出发 把艺术做到极致2016-12-20

目前佛山众多活跃的陶艺家中,有不少是经过现代陶艺的充分历练之后,又在艺术实践中,遇到石湾陶的丰富资源,并从中得到滋养。而陶艺家封伟民的艺术历程是一条相反的路径,这位生于石湾、长于石湾的陶艺家,是在最传统的公仔艺术中成长起来,在经历了石湾陶的熏陶之后,又在现代陶艺中得到心领神会的启发。

封伟民在他的工作室内。

石湾陶艺有很强的世俗性、趣味性、故事性,并且夸张传神,在精细刻划的同时,又能达到写意的效果,这大概是石湾陶艺独树一帜的特质,也是封伟民在创作中一直吸取的营养。从1990年入行,做了多年的石湾陶艺之后,封伟民认为传统的工艺需要注入一些新的东西,经过探索,他运用了一些现代的审美观来整合一些艺术形式。“石湾陶艺一直在发展。”同样地,他认为艺术创作也并不应该在传统中固步自封,在接受一些现代美术的理念之后,他尝试“用自己的方式”去创作,比如他以新的眼光,重新审视对造型的重视和对线条的要求,比如对繁复的刻划做减法,以简约的方式塑造形象,在至简中追求纯粹,或在立体的造型中加入平面的线条描绘。

传统的石湾陶艺,对细节有非常细致传神的刻划,包括每一道衣纹,封伟民不想面面俱到和亦步亦趋地照搬,他仅仅抓住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刻划,其他方面则以简化概括。尽管他的作品里面能看到很多现代陶艺的方式和手法,但是,依然能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“石湾陶”的因子,他认为这些都是从石湾陶的元素和语言中变化出来的。比如,石湾的传统材质和釉色,也能很好地变化出现代的形式。

他的代表作《金秋暖阳》表现两位妙龄少女,他没有采用传统衣纹的细节处理手法,而是以删繁就简的手法,强调作品的整体造型,注重线条的美,并采用在平面上描绘传统或时尚的图案的方法,来丰富视觉效果,这件作品曾在2009年获得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”的优秀奖。另外一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全国美展的作品《守望》,这件作品更加简洁,甚至连两位女子的头发,并没有用传统的细致线条来描摹,而是以块状的面来代表,整件作品连色彩都很少用。

无论如何去变化和追求创新,他都认为是“从佛山传统陶艺中走出来的”,前人把这门艺术做到了某种极致,他今天所做的只是想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一点点。

文/图 佛山日报记者唐燕